无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无极文学 >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> 武则天亲手干掉美貌外甥女?

武则天亲手干掉美貌外甥女?


  话说武则天外甥女贺兰氏命亡之时最多不过二十五六岁,绮梦未醒,单纯的外甥女还以为姨妈武则天可以和自己和平共处了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,于是不无感动地接过了这盘鱼。哪知道贺兰氏几口鱼肉下肚后,突然口鼻流血,大叫一声,倒地身亡!

封禅活动把大唐上下闹了个鸡犬不宁,武则天以此树威的目的完全达到。不仅如此,她还借着这个机会,把令她十分难堪的外甥女贺兰氏也干掉了。

同时被干掉的,还有她的两个堂哥哥——现任始州(今四川剑阁)刺史的武惟良,和任淄州(今山东邹平)刺史的武怀运。当年他们欺负孤儿寡母的老账,现在要一起来算。

能把这三个人穿成一个糖葫芦,看来事先经过了相当周密的筹划。

事情的过程有如侦探小说——

皇帝要封禅,各地刺史一般都先到京师集中,再从驾出发。武惟良和武怀运也在此列。唐时官场习俗,官员有向皇帝献食的做法,据说,两位武兄也分别带了任职地的土特产,有柑、橙、白鱼、糖蟹等。

这是人之常情,说来他们还是外戚呢,与皇帝的关系怎么也比别人要亲一点儿。可就是这些瓜果海鲜,酿出了一场大命案!

这个事件,牵涉到武则天对武氏家族的态度问题。

武则天不管有多么英明,多么够资格管理大唐,但她能够从政的唯一资格,也不过就因为她是皇帝的老婆。中国古代的皇权制度,在政府序列里没有女官,除了以妃嫔、皇后、太后的身份干政以外,女人从政别无他途。你还能有什么办法?

一旦涉及皇后干政,就有一个依靠什么人的问题存在。皇后干政,先天就名不正、言不顺,在朝中支持者寡,所以只能引用外戚,也就是娘家的人。但是外戚介入得多了,又容易导致政权易手,因此这个问题一向敏感。

武则天对自家的外戚,也就是武氏那一伙兄弟子侄,态度总有些摇摆。一方面,她知道外戚势力如果坐大,将会贻害无穷,因此她在当皇后的第二年,就专门写了《外戚诫》一文。这明明白白是警告娘家人不要胡来。

正如有的论者所说,她之所以要用雷霆手段干掉长孙无忌,也是忌惮太宗留下来的外戚势力太大,已全面压倒了当今皇帝。

此外她还和一般干政的女性不同,就是她对武家的亲属并不是很看好。当年老爸武士彟死后,武家兄弟(不管是同父异母的、还是叔伯的),都给了她们母女不少脸色看。这使她对武氏家族一直缺少天然的信任感。

她与外戚之间,按说是有疏离倾向的,尤其在政治上不会依靠他们。但是事情还有另一方面,即,在这个问题上武则天遇到了她解决不了的困惑。古代最高权力的维系,往往离不开血缘,血怎么也要浓于水。而武则天就不好办了——她的冉冉上升,李唐家族不会给予支持,朝中虽有大臣依附,但他们毕竟是奴仆。自己的血缘根基在哪里?

——还是在武氏家族那里,大不了再加上母亲杨氏的那一边。

所以,她对武氏家族的态度,一向不是特别明朗,让人有翻云覆雨的感觉。这一点,也曾在后世引起不同的看法。

在清除掉长孙这个唐朝最大的外戚势力之后,武则天恐怕是有“无枝可依”的感觉。思前想后,便把当年的恩怨放下了,为了大局,还是把武氏兄弟从低级官员提拔成地方大员或中央的部门官员。

前面提到武则天的两位堂兄,武惟良是司卫寺(掌宫门屯兵)少卿,武怀运是淄州刺史,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长武元庆是司宗寺(即宗正寺,掌皇族事务)少卿,武元爽是内府(掌管宫中用品)少监,都是连升三级以上,从六七品直跳为四品。

就是说,武则天此时的想法是,不用他们则亲戚中无人可用,用了好歹能增强一点儿己方的力量。

武氏兄弟如果领情,这正是命运向他们开口笑的好时机,掌握得好,未来将是龙蛇飞舞,前程不可限量。

但是武家子女的性格有遗传,都是死倔死倔的。武家兄弟中,竟然没有一个领这个妹妹的情。

关系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恶化了。某一天,武后的母亲、已封为荣国夫人的杨氏置酒高会,请了武惟良等人闲话家常。老太太那年八十多了,女儿有出息,晚年得享太平,心情非常好。看到武氏兄弟各个也都是体面之极,不禁问道:“你等还记得昔日之事么?今日之荣贵又如何?”

按照虚套,无论武家哥儿几个心里怎么想,都应该回答说:“托老太太的洪福,我们摊上个好妹妹,才能有今日的光景。”

可是武家兄弟个个都是牛脾气,根本就不想巴结。他们正色道:“我等以功臣子弟早登宦籍,自认才分不高,不求发达。哪知道因我们是皇后亲属之故,侥幸受朝廷之恩,加官进阶,我等正引以为忧,不引以为荣!”

这话说的其实没错,错就错在不应该说。这跟武则天当年驯狮子骢说的话,是一个德性,可以见出他们的老爸武士彟,绝非庸常之人!

此话一出,老夫人立刻不乐意了:这叫什么话!我这是热脸贴了你们冷屁股。结果,原想冰释前嫌的一顿家宴,没说几句话就不欢而散。

杨老夫人干了这件很丢面子的事,恨在心头,就旁敲侧击地撺掇武后,去跟高宗说,把武家这几个小子赶出去任外职。

武后知道了原委,也不禁大怒,感情在瞬间就战胜了理智。我现在是“二圣”之一,什么叫“圣”?就是我叫你死,你就活不成!

你们既然不领情,那我也就不用再照顾面子了,统统滚!

武家哥儿几个的京官也就当到了头。亲哥哥武元庆外放为龙州(今广西龙州县)刺史,武元爽为濠州(今安徽凤阳县)刺史,堂哥武惟良则给踢到剑阁的大山里去了,武怀运原本就在黄海边上。几个人去的都是老少边穷地区。

他们尝到了“功臣之后”的牌子什么用也不顶的滋味,出了京,厄运就开始降临。他们知道,这个铁腕的妹妹不会放过他们,这不过是迫害的开始。武元庆到任后不久就忧愤而死,武元爽到任后又被牵连进一个案子里,改为流放振州(今海南三亚),到了天尽头,不久也死了。

两个堂哥身体好一些,没死,但也终日惶恐。这次两人到京,在客馆落脚之后,忽有宫里的宦官来通报,说皇后召他们去荣国夫人杨氏宅。

他们不知有何事,又不敢不从,只好匆忙赶去。进门一看,见皇上和魏国夫人贺兰氏居然也在。

二人大惊,连忙参拜。拜过,只听武后说:“听说你等带了些儿吃的来,要献给圣上,何不取来?”

武氏兄弟一听,原来如此!这才放下心来,说:“不错,是带了一些瓜果鱼蟹。”

武后笑道:“闻听白鱼味甚美,圣上一定喜欢。不妨烹几条,我们与圣上在此共饮一杯。”

二人遵命,叫人去取了鱼来。武后亲自挑选了几尾,送去庖厨烹了。

白鱼烹好,武后先端起一盘,出人意料地放在了贺兰氏面前,面带戚容地说:“自韩国夫人去世后,唯有我最怜你。你一心侍奉皇上,辛苦非常。今日这鱼,你就先尝吧,算是姨妈的一些心意。”

贺兰氏那时最多不过二十五六岁,绮梦未醒,以为姨妈可以和自己和平共处了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,于是不无感动地接过了这盘鱼。

大家把其余的鱼各自分了,开始敬酒。哪知道贺兰氏几口鱼下肚后,突然口鼻流血,大叫一声,倒地身亡!

其乐融融的家宴,立刻乱了套。高宗吓坏了,扑在魏国夫人身上大哭不止。武家哥儿俩更是六神无主,跪在地上大呼:“何为?何为?”

魂兮,归不来了!

武则天立刻拍案而起:“欲毒死圣上乎!”随即请高宗下令,拿下这两个逆贼!

高宗在神志恍惚中,也迁怒于武氏兄弟,下令将二人逮问。当夜经过突击审讯(没有电棍也一样见效),两人都招了:是要毒死皇上。这动机毫无逻辑可言,被屈打成招是无疑的。第二天,两人即被缢杀。可怜这兄弟俩,小心避祸多时,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。

临死前他们也许曾经哀叹:我们武家老哥俩,有何罪?没罪,是因为有了妹妹那个“武”,就不容有我们这个“武”!

女人的心肠,有时也是很毒的啊!

兄弟俩死后,武后还不解气,将他们改姓为“蝮”氏,开除属籍。

武怀运的哥哥武怀亮死得早,算是善终的。但是他的妻子善氏当年尤不礼于荣国夫人,这次也因这个案子被没入后宫为奴。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杨老夫人终于可以出这口气了,她让武则天找了个事由,用成束带刺的树枝狠狠鞭打善氏,直到打得肉烂见骨而死!

势利惯了的小人们可要记住了,即使落魄之人,也万不能欺!人家落魄时你施人一饭,即使换不来什么,也不会有什么害处。要是给人家一个白眼,伤了人家自尊,说不定日后就撞到了人家手里。

人世间升升降降的事,谁也说不好。永不降格的铁帽子王爷,能有多少?

链接:魏国夫人贺兰氏简介

魏国夫人(?—666年):贺兰氏,河南洛阳人。父贺兰安石(贺兰越石),母武顺为武则天之姐。其兄贺兰敏之。

武则天封后,其娘家人亦获利不少,武顺获封韩国夫人,并可自由出入后宫。

韩国夫人之女贺兰氏,娇艳可人,得唐高宗李治幸。与其母韩国夫人一同侍奉李治。有说李治欲将其纳为嫔妃,碍于武则天未能成行。

后魏国夫人被武后妒恨,下毒害之。有说武后借其异母二兄送食之机,下毒其中,诱骗魏国夫人食用。魏国夫人不知有诈,只闻是娘家人所献,食后七窍流血而亡。武后借此机诬陷二异母兄,以报其对武则天之母杨氏荣国夫人不敬之过。

其时应为公元666年。并有说其兄贺兰敏之,曾就此事,向高宗哭诉。而其母武顺墓碑立于乾封三年(668年)。

普遍的观点是,自恃美貌聪慧的贺兰氏,以为可在政治斗争的中心凭借自己的天赋存活并获利,却毕竟太过年轻,终究敌不过见过诸多风雨的武则天。

生为一个如此传奇、时为大唐皇后之人的侄女,虽然美貌聪慧兼备,衣食无忧,但或许,其本身就是一个悲剧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