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极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无极文学 >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> 大清第一王:多尔衮

大清第一王:多尔衮


  顺治帝登基两个月后,就是顺治帝元年的元月,按今天通行的说法,叫1644年。对,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一年的6月初一的早上开始的。

这天早上,北京城的天气晴朗,霞云如万朵玫瑰在东方波涛那样翻卷着怒放,清新的鲜活的生命气息飞向四面八方。云雀在高空,知了在树上,纵情歌唱并且热烈议论。

和平终于回到了人间,万千生命在人间重新找到了生存的位置。如果说要有什么神圣的话,那么,这就叫神圣了。是的,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神圣的了。生命是神圣之最。

两个月前,即4月30日,李自成给北京城留下一片废墟,还有废墟上久久散不尽的烟火,然后,他匆匆地逃走了。现在,绿草长出来了,鲜花开起来了,京城里的军民们在大兴土木,重建家园。全城内外,到处呈现复活与新生的景象。

披一身霞光,33岁的多尔衮阔步走进武英殿。他像皇帝上朝一样,宾至如归地坐上了龙椅。多尔衮的表情威严而又略带谦逊。这是个刚柔相济的人,他至刚,也至柔。

这位摄政王看了看殿下朝臣一眼,突然纵声大笑起来,笑声爽朗,充满雄性的力量,在大殿上下飞旋,声震屋瓦。

让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这位叱咤风云的大清第一王。

多尔衮的传奇一生:

多尔衮,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(1612年)生,清顺治帝七年十二月初九(1650年)逝世,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,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
少年的时候,多尔衮就多次随父兄出征蒙古与明朝,是满洲有名的娃娃英雄。因为屡建功勋,16岁那年,他获皇太极赐予“墨尔根代青贝勒”(满语“聪明王”)之号,并且成为正白旗的旗主,成为清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帅。这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少年,骑在战马之上,不仅仅是光彩照人,他的目光穿过硝烟,看得比其他将帅更为辽阔。

他的八哥皇太极逝世后,他和大他13岁的堂兄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帝位。第二年,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。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,顺治帝曾加封至“皇父摄政王”。顺治帝七年(1650年)冬天,他病死在塞北狩猎途中,顺治帝追尊他为成宗义皇帝,庙号成宗。不久,顺治帝又追论其生前谋逆罪,削去了他的王爵。乾隆四十三年(公元1778年),弘历追念这位叔高祖的赫赫功勋,复还他睿亲王封号,追赠谥号“忠”,神位列于太庙之中,配享列祖列宗。

多尔衮十五岁那年,父亲努尔哈赤去世。他和同母哥哥阿济格、同母弟弟多铎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按照古人传下来的殉葬规矩,用弓弦扣环的办法自缢。

那天早上,太阳红红地照着纸窗上面,母亲阿巴亥盛妆端坐在清宁宫的大殿里,从容不迫地将弓弦环在颈上,扣在一条绫子巾上,那是皇阿玛努尔哈赤生前送给母亲的,洒着桃花红点子的绫巾子。母亲回头深情地看了看跪在众大臣中间的阿济格、多尔衮、多铎三兄弟,表情无化的眷恋。母亲凝视了许久,才对他们说:“好好听皇上的话,听哥哥们的话,额娘侍候你们的皇阿玛去了。”说罢,满面微笑,引颈自缢。

这是女真人的古老风俗,认为女子殉夫是一种最高的光荣。兄弟三人和皇太极,还有诸王大臣一样,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着母亲一点一点归去。

大殿里的气氛,庄严肃穆,宫廷乐师奏起了古乐,那乐声仿佛从天上飞来,又飞回了天上。

这个壮烈的场面,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刺激,同时,也是他坚毅性格形成的根源。

皇太极看着这位十四弟在悲痛中长大,对他一向呵护有加。对八哥的厚爱,他心领神会。多尔衮不负皇恩,他参加了太宗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,在每次战役中他都有优异的表现,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军事统帅。

天聪五年(1631年)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战役中,多尔衮像一头狮子,径直冲到大凌河的城下。城上的炮弹和飞箭暴雨一样泼下来,后金的军队一时伤亡惨重。他毫不畏惧,一边猛冲,一边命人攻城。八旗将士听了他的呐喊,特别振奋,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古城。城,就这样攻下来了。

战斗结束后,皇太极非常后怕,他在朝上怒责多尔衮的部下说:“墨尔根戴青也冲锋而入,倘有疏失,必将你等处以严刑,断不宽容!”接着,他又对贴身侍卫安崇阿说:“以后每有大战,卿即代朕督战,你就是替朕看好十四爷!”阿崇阿从此成了督战侍卫,专门负责多尔衮的警卫安全。

下朝后,皇太极私下规劝弟弟不要总是冲在前面,要注意保护自己,统帅要在统帅的指挥位置。

皇太极:“十万兵马我也不换一个十四弟。你懂吗?”

多尔衮:“臣弟知错了,下次再不这样了。”

皇太极心疼地看着他,从腰间解下佩剑。

皇太极:“赐你护身吧。”

多尔衮:“谢皇上!”

十年以后,即崇德六年(1641年)4月下旬,多尔衮率部进攻锦州城,他早忘了哥哥的规劝和自己的承诺。

火炮一响,他又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。安崇阿见阴挡不不了这位猛虎爷,只好打马冲在他前面,为他拔打雕翎箭。

明将祖大寿的军队从锦州城头向南发炮,洪承畴的军队则由南向北发炮,多尔衮受到南北夹击,弹片在他的四周上下翻飞。他一面大笑,一面纵马奔驰,战刀在日光下闪闪发亮。

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,论年纪,他排序在十四位,他岁数较小,他甚至还没有他的侄子如杜度、岳托、豪格大,他和他大哥褚英的孙子,也就是杜度的儿子杜尔祜是同龄人,他只比人家大三岁。也就是说,他在爱新觉罗这个军事家族中,他是个童子军。但是,他除了过人的勇敢之外,还有惊人的智慧。在明末清初的悲壮大戏里,他迅速成了男一号,他的政治地位飞快超过了他的哥哥和侄子们。

天聪七年(公元1633年),皇太极与诸贝勒、大臣商讨进一步兴国的大计。皇太极询问他们一个问题。

皇太极:“诸位爱卿,你们看看征明及察哈尔、朝鲜,应该应该把哪一项放在最前面?”

21岁的多尔衮略一思索,率先站出来。

多尔衮:“以征明为先。我们先从动摇明朝的根基开始,最后再一步步夺取国家大器。我们每年要整顿兵马,趁谷子成熟的时候深入明朝境内,围困燕京并且者截其援兵,同时摧毁他们的在每个村屯设的军事堡垒,这样,可以消耗掉他们的国力。”

皇太极:“嗯,不错!”

多尔衮的话简短,但句句在要害上面,而且态度从容不迫,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

皇太极越听眼睛越亮,其他王公大臣更是频频点头,大家都认为多尔衮的见解是真知灼见。最后,皇太极采纳了他的战略思想。那个时候,山海关外一带地方还是由明朝重兵把守,多尔衮率八旗军队绕道蒙古地区,越过长城,多次深入明朝的腹地,如入无人之境,明朝军队屡屡受到他沉重打击,国力一天天衰弱下去。

天聪九年(公元1635年)二月,皇太极下诏,令多尔衮等率精兵万人,前往黄河河套地区,去招抚察哈尔部。多尔衮率部疾风一样冲向宣府水泉口,先后在那里招降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晋、苏泰福晋、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。

林丹汗生前曾经得到了元朝传国玉玺,上有“制诰之宝”四字。囊囊福晋把这个玉玺献给了多尔衮,多尔衮搬师回朝后,将玉玺呈献给皇太极。群臣认为这是上天在帮助皇太极称帝,他们纷纷奏请皇太极上尊号称帝。皇太极特别高兴,他率领大臣们出迎时,竟然跳下大白马,紧紧拥抱了十四弟。这在君臣之间,是极其少有的礼节。多尔衮因为这一桩奇功,而被晋封和硕睿亲王。从此以后,这颗后金的明星更加耀眼。

崇德八年(公元1643年)农历八月初九日,皇太极不幸逝世。他生前没有来得及立嗣,这就给后金国留下了点麻烦。多尔衮二哥代善的次子贝子硕讬、孙子郡王阿达礼两人站出来力劝多尔衮自立为皇帝。这两个人代表了朝廷一部分王公大臣的愿望,但却遭到两黄旗王公大臣的强烈反对。多尔衮权衡利弊,最后从大清的前途命运考虑,不但没有听从两人的建议,反而认为这是谋反,他诛杀了侄子硕讬、和侄孙阿达礼。一场内乱,被他剿灭在萌芽状态里。然后,他与诸王、诸贝勒、群臣拥戴小侄福临即位。朝廷议定,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左右辅政,等福临年长后,当即归政。多尔衮的这一举动,顾全了大局,安定了朝野,大清江山摇了几下,又稳如泰山了。

而恰恰在这个时候,关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。明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年)三月,得了势的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。崇祯皇帝慌慌张张地逃到煤山上吊自杀,明王朝就此宣告下课。

大智大勇的多尔衮看准了这一历史契机,当即决定入关,在北京让皇帝再登一次基,满清至此正式入关,入主中原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